交易所公告 |
![]() |
东北玉米上涨受限,贸易商应把握好出货时机 时间:2014-03-03 来源:本站 近日,因东北低霉变优质玉米组织难度较大,产地与港口好粮价格小幅上行,部分贸易商初显囤货心理。但预计在需求疲弱、华北余粮充裕、拍卖概率较大等因素影响下,东北优质玉米价格涨幅受限,建议个体贸易商应该及时把握出货时机,控制好销售节奏。 一、优质玉米价格上行贸易商看涨心态初显 市场消息称,截止至2月20日,东北临储玉米入库4296万吨,因临储具备收购优势,导致产地好粮难以外流,优质玉米流通性急剧下降,随着优质粮源组织难度的不断加大,贸易商收购价格小幅上调。目前黑龙江玉米霉变率普遍在4-5%,严重达15-30%,吉林省玉米霉变也较难控制在3%以内,低霉变玉米主要分布在辽西和内蒙古地区,霉变可控制在2%以内,但这部分好粮剩余量极少,收购难度较大,因此贸易商收购该部分玉米积极性较强,并已经初显压货心理。 二、华北玉米将抑制东北粮价上行空间 东北玉米享受政策补贴阻碍华北粮源外流,华北本地消费又因养殖业受创和深加工需求疲软而降低,致使大量余粮滞留农户手中。春节后农户售粮态度积极,而贸易商收购意愿不强,储备库也因库容有限吸纳能力降低,产区内消耗能力下降和外流受阻的情况下,华北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其中华北深加工处收购价格较年前平均下跌50-80元/吨。 目前华北农户处仍有近4-5成余粮待售,5月华北小麦上市,届时农户和贸易商将出玉米为小麦腾库,因此5月份之前,华北玉米将处于去库存状态。华北农户基本在5月前结束售粮,按今年华北玉米总产4600万吨计算,3-4月份华北尚有1800-2300万吨左右玉米待售,可见供应压力之大。 华北粮价下跌对应的是铁路运费上涨和东北收购成本增加,因此,近日华北玉米至销区的价格优势逐渐体现,部分饲料厂开始增加华北粮采购,抑制东北粮价上行。通过对比东北和华北玉米在销区报价可见,两者价差120-180元/吨之间不等,按东北补贴140元/吨计算,减去补贴后,多地华北玉米报价仍具备10-30元/吨价格优势。因此近期采购华北玉米的南方饲料厂增加。 三、下游需求疲弱不支持东北粮价大幅上涨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猪肉价格持续下跌,更是在春节后创造了价格低点,生猪养殖面临严重亏损,自繁自养亏损幅度在200元/头以上,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大幅下降。农业部网站数据显示,2014年1月份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比上月下降4.2%,比去年同期下降2.2%;能繁母猪存栏比上月下降0.6%,比去年同期下降2.6%.存栏量的降低将直接影响对玉米的后期需求。 禽类养殖更是因为H7N9而"大伤元气".去年4月份H7N9疫情爆发以来,我国禽类养殖业遭受重创,有媒体报道,自第一列禽流感疫情出现直到2013年年底,全国禽类行业损失累计超过1000亿元。不仅中小养殖户因损失惨重而叫苦不迭,大型规模化养殖企业也未能逃过此劫,部分大型养殖生产企业作出减产计划,降低活禽存栏量。有机构统计,禽类占据中国动物性蛋白质供给的半壁江山,可见禽类养殖的"元气大伤"对我国玉米原料需求的影响有多么的严重。 深加工方面,在反腐倡廉力度不断加大、经济恢复速度缓慢等因素影响下,除政策支持外,深加工行业都难以打破当前亏损困局,对玉米的消耗能力较前几年也是呈现下降趋势。 从需求角度来看,目前无论是养殖业还是深加工,都处在极为艰难的时段,对玉米价格的承接能力有限,将抑制东北玉米上行幅度。 四、东北贸易商应把握出货时机根据自身情况把握销售节奏 临储收购和补贴政策执行期间,东北玉米价格将受支撑表现坚挺,华北粮价在销区采购量增加的情况下,继续下探空间有限,但仍会对东北玉米上行构成压制。需求疲弱,下游企业承接价格能力有限,为降低采购成本,后期饲料厂或通过期货套保、增加合同粮订单等多种方式规避后期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叠加,部分企业或因生存不易而降低玉米采购标准,加大华北粮源采购。补贴政策执行期间,享受补贴的贸易企业仍将为赚取补贴而保证发运,压制南方价格,此外,饲料厂和在南方具备存储条件的贸易商也会在补贴结束之前建立一定库存,5月份华北小麦陆续收获,8月份销区、西北和部分华北玉米开始上市,留给粮价上涨的时间也相对有限。 综上所述,虽然优质玉米供应偏紧对好粮价格形成支撑,但结合下游需求和产销区购销结构来看,后期上行空间受限。东北贸易商应把握出货时机根据自身情况把握销售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