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 |
台湾民众吃米量创十年新低 时间:2014-10-10 来源:本站 据报道,去年台湾民众每年白米食用量仅为45公斤,创10年新低。喜欢吃面包、面条的民众却越来越多,食用量2008年不到30公斤,到去年突破了36公斤。因为小麦几乎100%依赖进口,这也间接拉低了台湾的粮食自给率。 台当局“农委会”近日发布2013年粮食供需年报显示,白米食用量持续下降,去年每人仅为45公斤,平均每人每天只吃123克的米,比30年前每人每年吃近85公斤的白米少了快一半,这也让台湾粮仓公粮越来越多,到今年已经库存90吨。 民众陈倩如说,因为工作关系,三餐几乎都在外面解决,自己不喜欢吃自助餐,加上爱吃日本拉面,平常晚餐都以面食为主。有些女生为了爱美减肥,都不敢吃淀粉,让白米销路越来越差。 20年前,询问台湾民众今天吃米还是吃面,10个人可能有7个会回答吃米,但现在可能剩下不到一半。去年台湾粮食自给率为33.3%,这距离“农委会”要在2020年将粮食自给率提升到40%的目标,显然还有一大段距离。 台“农粮署”表示,由于民众饮食长期西化,短时间很难改变民众的饮食习惯,“农粮署”在不改变民众饮食习惯前提下,研发出米面包、米蛋糕、米泡面、米冰淇淋等多元产品,让民众在无形间把米吃下去,企盼带动民众多吃米制品,未来也可望提高台湾的粮食自给率。 此外,“农委会”前年推动活化休耕政策,推广杂粮种植,也让台湾的粮食自给率略微提升0.6个百分点。 加上食油风暴、自产芝麻油兴起,也间接促成粮食自给率提升,但这两年台湾粮食自给率仍在32%~33%徘徊。学者建议,“农委会”应找出问题症结,尽快提出粮食政策白皮书,年年追踪检视。
(禾木 交流2317227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