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 |
保口粮实现谷物自给须解开种粮大户的心结 时间:2015-01-14 来源:粮油市场报 得益于土地流转,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东南村的种粮大户贾维涛终于流转到了1700多亩土地,夏粮加秋粮两季,刨去成本,卖粮纯收入是100多万元。新的一年,他种粮更有积极性了。多打粮,多增收。 老贾高兴之余,心里老是犯嘀咕。 种粮能过上好日子,但种粮一直过好日子不容易。最让他纠结的是,万一遇上大旱灾,粮食减产或绝收,苦心经营的家庭农场就会遭殃,积累数年的种粮收入就会打水漂,所以他希望要有足够的种粮保险。 目前,全国普遍推行了农业保险制度。按现有的政策,在不少粮食主产区,万一绝收,保险是每亩地赔付400元左右,无法与种粮投入相匹配。大户们流转的土地多,如果大面积减产或绝收,大户的损失就会被放大。因此,老贾常常在夜里做梦,祈祷年年风调雨顺。农村干部提出建议,对农业生产这种特殊的经营活动,各级政府应予以更多政策扶持,增加保费补贴投入,以提高赔额,农民特别是大户才会睡上安稳觉。 土地流转的纠结。没有土地规模,就很难有种粮的规模效应,很难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专家认为,土地流转应有个指导方案,农户、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都应该有个大致的规模。 多大规模合适?中央提出,土地流转,必须适度规模。适度规模,就是农业产出要和农业支出相匹配,经营主体在资本、管理和技术上能够驾驭流转土地的规模。 土地流转多少价格合适?现在很多地方流转土地的价格一年每亩1000元,或者是实物支付,每亩1000斤麦子。流出户满意,因为土地流转出去后,种粮的物质投入和劳动投入省了,可以稳定享受流转土地收益。流入户满意,因为一年两季作物,夏粮小麦收成可以作为土地流转成本支付,秋粮玉米收成就可以成为净收入。如果土地流转中间环节过多,层层加码,必然导致流转价格抬高,流出农户本身并没有增加收益,流入户成本大大抬升,增加了种粮负担。所以,有序流转是根本,是基础。 农业人才的纠结。当前新型农民群体太少,很难和现代农业相匹配。经过长时间各种层次的农民职业培训,一大批新型农民在成长和成熟。但是,与我国广袤的耕地对职业农民需要量相比,新型农民显得太少。现代农业,需要懂生产、会经营、会管理。当前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重要阶段。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农业生产经营者,需要培育发展一批适应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的农业创业新主体,也就是新型农民的培育,这将是当前和今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农业为百业之基础,实行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战略,必须纾缓种粮大户的纠结、呵护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稳粮增收目标不动摇。
(禾木 交流2317227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