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粮食首次竞拍会南热北冷 -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交易所公告
国内版

2015年粮食首次竞拍会南热北冷

时间:2015-01-14 来源:吉林粮食市场

 2015年国家政策性粮食首次竞价交易会于1月6日在大家的关注与期待中开拍,本次竞价交易会交易品种为小麦200万吨、粳稻399.1万吨、籼稻200万吨、玉米500万吨。这次国家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由于搭上2015年我国玉米等进口关税配额申报的快车而成为市场瞩目的热点。

  本次竞价交易会小麦、玉米、粳稻、籼稻四个品种同时进行,为期三天,共成交粮食499.6万吨,其中小麦成交168.1万吨,玉米成交178.6万吨,粳稻成交13.3万吨,籼稻成交139.6万吨。

  小麦成拍卖热点

  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小麦2010185吨,实际成交1681382吨,成交率83.64%,其中:白小麦计划销售122246吨,实际成交118684吨,成交率97.09%,成交均价2569元/吨;混合麦计划销售1887939吨,实际成交1562698吨,成交率82.77%,成交均价2635元 /吨。制粉企业的疯狂抢拍,导致小麦成交价格远高于当前的市场价格。去年12月23日在安徽粮食批发市场及联网市场计划销售国家政策性小麦2013年产 27万吨,成交率仅为2.4%,成交均价为2388元/吨,比本次成交均价低9.4%左右,而本次成交价格加上政府规定的30元/吨的出库费用,再加上储存库点的水分折扣等费用25-50元/吨,制粉企业所拍小麦出库成本还要提高50-80元/吨左右。

  企业如此热衷于小麦的竞拍,还是源于进口配额这块肥肉。据市场有关人士分析,为兑现加入WTO降低农产品关税,取消出口补贴,实行进口配额制度,逐年增加进口比例,并按照自由贸易规则逐年放开粮食市场等方面的承诺,我国自2002年起对进口小麦实行配额制度。配额内进口小麦关税为1%-3%,配额外关税则为 65%-80%,按照相关制度每年小麦进口配额的10%分配给非国有企业,余下的90%由政府部门来支配。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小麦进口配额稳定在 963.6万吨,按照10%分配给非国有企业计算,本次与之挂钩的进口小麦配额大概在97万吨,按0.5的配额系数计算,那么制粉企业竞拍到1吨小麦可以获得0.5吨左右的进口配额。

  企业青睐进口配额,一方面源于进口小麦价格低,另一方面主要还是进口小麦的高质量品质。据市场专业人士介绍,当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今年3月交货的美2号软红冬小麦的港口完税价为2060元/吨左右,美国黑北春小麦理论到港完税价为2400元/吨左右,硬红冬小麦为2150元/吨左右,加麦为2350元/吨左右。这些小麦内在品质好,比较适合加工专用粉。当前,与这批小麦质量相同的进口小麦的港口销售价格可达3600元/吨左右。企业为了占有优质小麦资源,并同时获取国内外小麦市场的巨大差价,因此即使亏本也纷纷加入到此次小麦竞价销售的队伍中来。

  玉米销售南热北冷

  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玉米5023342吨,实际成交1785754吨,成交率35.55%,成交均价2381元/吨。辽宁:计划销售2013年玉米 202349吨,全部成交,最高成交价2520元/吨,最低成交价2400元/吨,成交价2438元/吨。黑龙江:计划销售玉米2982578吨,实际成交474592吨,成交率15.91%,其中:2011年玉米计划销售34449吨,实际成交901吨,成交率2.62%,成交价2310元/ 吨;2012年玉米计划销售2933129吨,实际成交463634吨,成交率15.81%,最高成交价2350元/吨,最低成交价2230元/吨,成交均价2299元/吨;2013年玉米计划销售15000吨,实际成交10057吨,成交率67.05 %,成交价2320元/吨。吉林:计划销售玉米1809329吨,实际成交1108813吨,成交率61.28%,其中:2012年玉米计划销售 304820吨,实际成交32734吨,成交率10.74%,最高成交2420元/吨,最低成交价2290元/吨,成交均价2363元/吨;2013年玉米计划销售1504509吨,实际成交1076079吨,成交率71.52%,最高成交价2540元/吨,最低成交价2340元/吨,成交均价2388元 /吨。

  从成交率看,辽宁玉米由于底价与去年临储玉米价格相同,贴近市场,因此成交率较高,吉林、黑龙江玉米则流拍较多,玉米成交价格也以底价附近区域成交为多。本次竞价交易底价制定普遍高于2014年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底价,2014年国家临储粮玉米竞价销售底价为吉林2012年国标三等底价2180元/ 吨,2013年国标三等底价为2290元/吨,本次竞价交易相同质量标准,2012年底价2290元/吨,2013年底价为2340元/吨,均上了一个台阶。具体见表

2014年与2015年国家政策性玉米竞价交易底价比较(单位:元/吨)
 
省份
 
2011
2012
2013
辽宁玉米
(国标三等)
2014临储粮竞价
2080
2230
2360
2015政策性粮食交易
 
 
2360
内蒙玉米
(国标三等)
2014临储粮竞价
 
2150
2310
2015政策性粮食交易
 
2310
 
吉林玉米
(国标三等)
2014临储粮竞价
 
2180
2290
2015政策性粮食交易
 
2290
2340
黑龙江玉米
(国标三等)
2014临储粮竞价
2050
2100
2270
2015政策性粮食交易
2270
2270
2320
 

  从市场交易氛围看,对本次竞价交易会感兴趣的粮食企业以南方饲料及深加工企业为主,尤其是具有粮食进口资格的企业参与程度较高,在竞拍上呈现出“南热北冷” 格局。如广东市场、河南市场、福建市场等参与企业客户较多,而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市场则参与的企业寥寥无几,会场呈现出冷冷清清的局面。本次竞价销售的玉米由于质量一般,底价明显高于人们预期,因此成交率不高,如果没有2015年粮食进口配额申请的背景支撑,恐感兴趣的企业不多。

  目前市场价格的波动趋势仍受制于国储粮收购进度以及国家政策性粮食的竞价销售政策,截止12月31日,河北、黑龙江等10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收购企业累计收购玉米4714万吨,同比下降0.92%,国储收购量约为1198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289万吨。虽然收购进度略有加快,但仍落后于去年同期,若国家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持续进行,玉米价格将受制于较大的供应压力,整体来看,中期玉米市场仍将维持弱势震荡格局。

  粳稻表现理智

  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粳稻4024151吨,实际成交132948吨,成交率3.3%,成交均价3178元/吨。吉林:计划销售粳稻360491吨,实际成交 2299吨,成交率0.64%,最高成交价3190元/吨,最低成交价2120元/吨,成交均价2816元/吨,其中:2007年粳稻计划销售1036 吨,实际成交1019吨,成交率98.36%,最高成交价2390元/吨,最低成交价2120元/吨,成交均价2390元/吨;2011年粳稻计划销售 359455吨,实际成交1280吨,成交率0.36%,最高成交价3190元/吨,最低成交价3150元/吨,成交均价3155元/吨。黑龙江:计划销售粳稻3663660吨,实际成交130649吨,成交率3.57%,最高成交价3230元/吨,最低成交价3150元/吨,成交均价3184元/吨,其中:2011年粳稻计划销售1316708吨,实际成交19855吨,成交率1.51%,最高成交价3190元/吨,最低成交价3150元/吨,成交均价 3160元/吨;2012年粳稻计划销售2346952吨,实际成交110794吨,成交率4.72%,最高成交价3230元/吨,最低成交价3150元 /吨,成交均价3188元/吨。

  虽然有进口配额热点的支撑,企业表现较为理智,粳稻竞价市场表现冷清。由于底价高、质量差、竞价数量大、时间紧,因此粳稻交易基本遭遇滑铁卢。

    2014年与2015年国家政策性粳稻竞价交易底价比较(单位:元/吨)
省份
 
2007
2011
2012
吉林粳稻
(国标三等)
2014临储粮竞价
2000
2890
2900
2015政策性粮食交易
2200
3150
 
黑龙江粳稻
(国标三等)
2014临储粮竞价
 
2850
2900
2015政策性粮食交易
 
3150
3150

(任红霞)

 

  (禾木 交流2317227198)

 

 

 

版权所有: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黑ICP备11006394号-1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客户信息交流群:90760821 1914658765
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