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大米出口量低于上年,进口量再创新高,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交易所公告
国内版

2014年我国大米出口量低于上年,进口量再创新高,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时间:2015-01-26 来源:本站

  北京1月26日消息;根据海关最新数据,2014年12月份我国大米出口量为7.4万吨,同比增加5.13万吨;2014年全年我国大米出口量为41.9万吨,同比减少5.94万吨,减幅为12.41%。

  2014年12月份我国大米进口量为32.2万吨,为全年较高水平,同比增加11.35万吨,增幅为54.55%;2014年全年我国大米进口量为255.7万吨,同比增加31.29万吨,增幅为13.94%,为历史最高水平。

  随着泰国政府多次举行大规模大米促销交易会,泰国大米出口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14年底,泰国大米到港数量已连续4月增加,泰米占我国进口大米份额不断提高,但累计进口大米数量越南仍远高于其他国家。据统计数据,2014年1-12月我国从泰国进口大米72.78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8.46%;从越南进口大米135.28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2.9%。

  国内外大米价差有所变化;截止1月23日,泰国5%破碎率大米到我国港口的C&F价为430美元/吨,到港成本约为3143元/吨;越南5%破碎率大米到我国港口的C&F价为385美元/吨,到港成本约为2824元/吨。与我国南方销区早籼米价差为750-1100元/吨。泰国大米与国内米价价差减少,越南大米质量持续扩大。

  2015年我国大米进口量或将持续增加;价差是我国大米进口的主要原因。2015年国内稻米成本持续高企,大米市场价格预计与今年持平;而国际大米出口市场竞争仍将十分激烈,泰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将在2015年促销1000万吨左右的库存大米,其他诸如柬埔寨等主产国的大米出口计划也较上年提高,国际米价预计仍将维持低位。预计2015年我国大米进口量有可能超过250万吨。

  据农业部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和专家会商分析,2015年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呈多发、重发态势。南方大部稻区水稻“两迁”害虫呈偏重及大发生态势;长江中下游、江淮以及黄淮南部小麦赤霉病呈重度流行势;黄淮海大部小麦种群密度同比增加50%以上,小麦穗期蚜虫呈大发生态势;东北玉米主产区玉米螟大部偏重发生等。


  (禾木 交流2317227198)


 

版权所有: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黑ICP备11006394号-1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客户信息交流群:90760821 1914658765
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