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 |
2014年我国共进口小麦同比下降46.03%,进口玉米下降20.4% 时间:2015-01-26 来源:本站 北京1月26日消息;据统计,2014年我国共进口小麦297.2万吨,低于2013年550.7万吨的进口量,同比下降46.03%。由于国内2013年产小麦品质不理想,难以满足制粉企业需求,因此2014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小麦数量较大,1-6月份共进口255.51万吨。在高产高质的2014年小麦上市后,小麦进口节奏放缓,7-12月份共进口41.69万吨,整体呈现“上半年多,下半年少”的特点。 据统计,2014年我国共进口澳洲小麦139.76万吨,占全年进口量的47.01%;进口美国小麦86.33万吨,占进口量的29.04%;进口加拿大小麦41.09万吨,占进口量的13.82%;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25.11万吨,占进口量的8.45%。澳大利亚超过美国成为我国小麦的最大进口国,且进口国小麦数量占比更加均匀。 2014年我国共进口小麦297.2万吨,低于2013年的550.7万吨,也低于2012年的368.86万吨,是近4年来的次低水平。2013年小麦在生长期内遇到恶劣天气导致品质下滑,加大了对国外优质小麦的进口需求,当年小麦进口数量增幅明显。截至目前,主产区新季小麦长势良好,偏旱地区在可控范围内,有望继续丰产,预计2015年进口量在250-300万吨。 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1-12月我国进口玉米259.77万吨,同比下降20.42%。其中进口美国玉米102.71万吨,同比下降65.39%;进口乌克兰玉米96.43万吨,同比增长785.08%;进口泰国玉米28.86万吨,同比增长92倍;进口保加利亚玉米13.41万吨,上年仅0.04万吨;进口老挝玉米11.00万吨,同比增长34.48%;进口缅甸玉米4.10万吨,同比增长57.13%。 2014年进口来源国多元化特征显现;自2010年我国进口玉米突破百万吨以来,进口美国玉米比重均在90%以上,但2014年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律,美国玉米比重骤降至40%。因转基因玉米问题,2013年11月以来,我国退运了上百万吨美国玉米以及产品。乌克兰一跃而成为我国第二大玉米进口国,进口比重与美国相当,从东南亚进口的玉米也明显增多。总之,2014年玉米进口国由此前集中在美国分散到美国、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和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多元化特征显现。 目前南方港口乌克兰玉米仍然大量到港,估计我国1月份进口玉米量能达40万吨左右。全年来看,尽管MIR162转基因品种得到进口批准,但玉米进口量预计不会大幅增长。我国玉米进口配额720万吨,考虑到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国营配额发放可能性较小,其中私营配额仅288万吨,目前加工企业仍在等待进口配额的发放,预计2015年进口玉米300万吨。 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口玉米平均成本为278.36美元/吨(不含税,下同),完税后为2050元/吨,同比下降63元/吨。12月份进口平均成本为267.54美元/吨,完税后为1969元/吨,环比下降46元/吨,同比下降38元/吨。12月进口乌克兰玉米成本为263.46美元/吨,进口美国、保加利亚和老挝玉米成本分别为363.69、240.39和326.02美元/吨。 黑龙江玉米收购进度明显快于往年,目前贸易商手中尚有2成左右库存,农户余粮也仅2成左右,今年东北地区预计黑龙江玉米将最先见底。目前吉林农户余粮超4成,明显高于往年同期,近期市场传言吉林将实施省级临储存储玉米收购政策,收购生霉粒5%以上的玉米,若属实,后期吉林收购进度有望加快,将进一步支撑价格。
(禾木 交流2317227198)
|